古时候没有洗发水,古代人如何洗头发?肯定有很多朋友在好奇,用什么洗头发呢?小子整理了一下查到的资料。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古代人也非常注重头发的清洁卫生,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清洁方法,下面请看一些普遍的清洁方法。
古代平民洗头:
淘米水:
顾名思义,就是大家平时煮饭洗米剩下的水,就用这种水来洗头
不仅可以清洁,久洗头发乌黑发亮,而且取材极其方便
淘米汁,古称潘
其出处可以追遂到春秋时代——《左传哀公14年》,云:使疾,而遗之潘沐》
杜预注:潘,米汁,可以洗头
草木灰:
至于古代更穷的乡下农村人,一家几口,人数又多,些许淘米水,根本不够用,那么更加常见的清洁用品就应运而生,这种就是草木灰,随便抓一把稻草烧成灰,即可以得到清洗头发的天然洗涤用品了。
听说以前大山深处落后的农村,还在用草木灰洗头发,洗衣物
皂角:
农村地方除了草木灰,其实也可以用皂角来清洗头发,因皂角生长于农村,采集方便,清洁效果亦不错,遂广受普通百姓喜爱,而城镇百姓也可以买来日常使用,总不能城镇的百姓也去地里山上采草木灰洗头的。
用皂角洗头,见于唐人所著古籍
唐段成式的《酉阳杂鉏》记载:鬼皂荚,生江南地,泽如皂荚,高一,二尺,沐之长发,叶去衣垢
一直是广大平民的常用洗涤用品
他们清洁洗头就讲究多了些,不仅用皂角,还研究有方法,把皂角做成皂角团,并加入香料,用来洗头发,不仅可以去污洗垢,更可以使之香气幽扬,心悦神怡,更能体现出大户人家的身份。
明朝李时珍所作的《本草纲目》,其中记载有皂角团制作方法:十月采(皂角)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猪苓:
一种名贵中药材,参入各种喜欢的香料,洗后会有各种香味,妙不可言
因为一般人家根本无法承受这些中药作为日常消耗
故只有富裕人家才能常用
鸡蛋清: 有钱的大户人家,特别是女子,爱美且舍得为美而花费,所以古人又有用鸡蛋清来清洁头发的方法
妇女头发垢脂,鸡子白涂之,少倾洗去
——《濒湖集效方》
找到一处记载,帝皇的生活一般奢侈无比,用料更是考究,珍稀,有记载汉朝时的帝皇他们用产自西域的一种香料——茵樨香。
煮汤以洗头发,有独特的效果香味
可惜这种材料现今不知道是何物了
灵帝宫人以茵樨香煮汤沐发
——拾遗记 再补充一个用以祛除虱子的方法,因为我小时候没有洗发水用,头发长点,很容易长虱子,而且农村地区,很多小伙伴都有过长虱子的经历,那个小动物在头皮爬来爬去,时不时的吸吸血,又痒又容易传染病菌,极其恶心。
古书记载用芝麻叶煮水烧热,用汤水洗头,可以去虱子
脂麻叶,汤浸涎出,妇女用梳头沐发去虱
——家塾事亲
以成本及收集便利来说是最合适的绿色洗头用品
01、古代人用什么洗头?他们有洗发水吗洗头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生活方式,在如今,琳琅满目的用品可谓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古人用什么洗头呢?他们有洗发水吗?。
在古代,人们无论男女都是长发,一头秀发绾至头顶插上精美的簪子,有地位的人成年后还会加冠
那么,这一头秀发在冬天还好,夏天的话很容易被汗水、油脂浸润,那古人有没有用于洗头的洗涤用品呢?下面,我为您介绍一下,这几种古人常用的“洗发水”。
1.草木灰“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
”《礼记》
因此,古人就把草木灰当做洗发剂来使用
你可能要问了,难道古人就把灰直接往头上呼吗?当然不是,古人对草木灰洗头也是有讲究的
对于材料,古人一般选用艾草、茶灰,最不济也是秸秆灰
古代端午时节,一些地方会摘取新鲜的艾叶,然后挂在门框上
当艾草变干后,古人会将艾草烧成灰,用箩筐筛细来使用
艾灰洗发,不仅去污而且还能够防虫,更重要的是,艾草还能够发出迷人的香气
2.皂角渣
人们用它来洗衣服、洗头、甚至是刷牙,成为物美价廉的去污剂
皂角中含有生物碱,它可以与油脂结合并溶于水中
因此,皂角成为人们去污佳品
古人将皂角壳碾碎研磨,洗头时放到热水里,不仅可以去污,还能够保护头发和头皮,防止螨虫虱子的繁殖
3.淘米水“日五盥,沐稷而靧粱。
”——《礼记玉藻》“沐稷”就是淘米水,“靧粱”就是洗头
古人用淘米水洗头?对你没听错,淘米水是古人沐发时常用到的洗发水,堪称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佳品
古人在做饭时收集到淘米水,用淘米水洗手洗头,能起到去污**的作用
4.桃枝洗发
桃枝当然不会直接用来洗头,古人把桃枝切碎然后熬成药汁,用这种药汁充当洗发水
除此之外,古人还用芝麻叶、侧柏叶、茶籽桑白皮,用火慢炖成药汁,等洗发的时候淋在水里
这样纯天然无污染的洗发水,大家是不是没有用过呢?
5.混合香皂
这种最早的香皂是由药材、香料、油脂混合制成
宋人杨士瀛在《仁斋直指》中记载,用白芷、附子、白僵蚕、枝猪牙皂角、白疾蔡、甘松、草乌、山楂、白蔹、白丁香、大黄、葉本、鹤白、杏仁等、这些药材与猪油混合,混合物凝固后切成块状,就是古人所用的肥皂了。
宋朝的街市上,经常能够看见卖肥皂的商贩,会做生意的宋朝人还把这些肥皂卖给辽、金、西夏等国
总结:一百多年前,欧洲人发明了洗发水。
但是在两千多年的古老中国,人们已经懂得将植物进行处理,从而用来洗头发、去污
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五大历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草木灰、淘米水来洗头、洗衣服,到了汉代,人们开始使用皂荚来洗头。
到了宋代,由药材、香料和油脂制成的混合香皂才开始出现
如果穿越回古代,卖肥皂会不会是一件很赚钱的事呢?
02、古代人用什么洗脸刷牙好吧,说到古代洗头也许有人知道皂荚,说到古代洗澡也许有人知道胰子,但说到古代刷牙……就很少有人知道有什么东西了。
估计很多现代人都以为中国古人不知清理口齿呢
实际上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
《史记·仓公传》中就批出引起龋齿的原因是 “食而不漱”
《礼记》中: “鸡初鸣,咸盥嗽”就说明人们已有了漱口的习惯
秦汉时期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
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
(附提一下西方:英国最早提到刷牙是在1651年,相当于中国的清朝初年
伊丽莎白女王年轻时牙是黄的,晚年是黑的……)
下面分材料、方式、工具三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刷牙漱口的资料:
一、材料
1)末粉
将不溶性硬质物磨成细末状,入口清漱齿根
秦朝时有用石砖末的,汉朝时有用瓦磨成粉的
据说还有动物骨粉的
2)盐
兑盐水来漱口,是民间很常见的方式了
盐水漱口能清洁、除口腔异味、消减牙龈发炎
包括《红楼梦》的很多古代小说都提及
有说专门用青盐的
但理论上并不需要固定,只要是盐,都有相近的消毒清洁作用
在唐代,还用加了糖的盐水来漱口
3)明矾水
最迟在明代有记载以明矾水漱口
还能治疗复发性口疮
4)茶水
中国人传统爱喝茶,也盛产茶,民间普通的大碗茶又多又便宜
茶水本身就有脱牙垢的效果
不少地方就有晨起时用隔夜茶漱口的说法,还有饭后即端杯茶水漱之的习惯,可谓漱口极勤
饭后用浓茶漱口,既可清除牙齿缝中的食物,有利于坚固牙齿,又有清热解毒、化腐去淤的功效
茶叶中所含丰富的维生素,还可补充体内维生素的不足
据现代药理分析,茶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则有防止龋齿的作用
宋代文豪苏东坡曾经说:“吾有一法,常自珍之,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不和,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挑剔也,两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己。
”
5)酒
关于酒剂漱口,对酒类有要求,可惜我实在不了解酒
《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
酒精成分有消毒功效,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6)搽牙灰
又称老糠灰,是稻谷的糠壳烧成的白色灰,一些地方至到解放后还有卖的
7)艾条灰
中医炙用的“艾条”是用百草之王的艾草制成,驱寒通脉,它烧后留下的灰似白非白,与一般的草灰有区别,也是一种洁牙好物。
8)牙汤
唐朝已有中草药洁齿的配方,有的是熬成药汤来洁口
9)牙粉
牙粉也是唐宋就有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记录过配制牙粉,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拿小筛子筛后以器具装起,储作漱口用。
同期著名科学家沈括也配制过牙粉,原料为苦参,同样晒干捣末并筛细
沈括还提倡用牙刷器具,蘸清水,洒上牙粉以刷
后面我会介绍这些方式与工具
复杂的齿药有具体的配方和制作过程,下面是几种配方记载:
·洪遵《洪氏集验方》:“牙药:香附子五兩 右以生姜三兩研,和滓汁,浸香附子三夕,炒焦黑,存性,为末,以青盐二钱,拌匀,揩牙。
·王衮《博济方》卷三〈揩齿七圣散〉:“揩齿七圣散:牢牙益齿
白面四兩 皂角二挺,不去皮子,锉碎 诃子一兩 盐一兩 右件一处,以面裹用槐枝子烧,烟尽为度,后次入升麻细辛各一兩,同杵为末。
每日早揩,须臾漱口
《太平圣惠方》更多:
·揩齿令白净朱砂散方:朱砂细研 丁香皮 藿香锉 茆香锉 香附子 甘松 白芷 川升麻 黄丹已上各一兩 白檀香半兩,锉 猪牙皂荚二兩 石膏四兩 寒水石半兩 零陵香半兩 右件药,捣羅为散,都研令匀,每日常用揩齿甚佳。
·揩齿令光白贝齿散方:贝齿 文蛤 海蛤 石决明各一兩 光明砂半兩 龍脑一分 右件药,捣细羅为散,於乳钵中研,入龍脑令匀,每日早晨及夜卧,常用揩齿去口气益牙齿甚验。
·揩齿令白净七宝散方:海蛤 琥珀 真珠 白石英 玛瑙 光明砂各一兩 麝香一分 右件药,捣羅为散,於乳钵内重研,令细,每日取柳枝,打碎一头,点药揩齿甚良。
·揩齿去风辟口气令白净升麻散方:川升麻三分 吴白芷 藁本 细辛 沉香 石膏 贝齿 麝香各一分 寒水石一兩 右件药,捣细羅为散,研入麝香,令匀,每用揩齿。
·治齿黄黑令白净揩齿朱砂散方:朱砂一兩,细研 海蛤二兩,细研 石膏一兩 细辛二兩 川升麻二兩 防风去蘆头,二兩 寒水石三兩 川芎一兩 槟榔二兩 生地黄二兩□ 右件药,捣羅为散,都研令匀,每日早晨、夜臨卧时,先以暖水漱口三五度,用药揩齿,或以薄纸贴药於齗上,便睡不用漱口,甚佳。
10)牙膏
对就是牙膏!实际上以中药配方制成的汤、粉、膏什么的多去了
关于牙膏,北宋末年,洪芻编《香谱》,收录了十几个牙膏配方,这里只说三个昂贵配方,绝对保口气清香,以实际行动做到吐气如兰:。
·沉香一两半、白檀香五两、苏合香一两、甲香一两、龙脑香半两、麝香半两,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黄熟香、馢香、沉香各半斤,檀香、零陵香、藿香、甘松、麝香、甲香、丁香皮各三两
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苏合香油和熟蜜调成糊
·龙脑香、乳香各半斤,青盐二两,一起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太平圣惠方》里也记了“盐四兩,烧过 杏仁一兩,汤浸,去皮尖双人右件药,都研成膏,每用揩齿,甚佳
”还记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
二、方式
1)水漱法
用清水或各种材料漱口,很简捷的一种方式
2)揩齿法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在隋唐五代时期已趋流行
即是用洗净的手指或布料清洁牙齿,同时也可配搭前面的各种洁牙材料
敦煌壁画《劳度叉头圣图》中,画有一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持漱口水瓶,用右手中指揩前齿
南宋僧人宗寿《入众日用》甚至订下规定:“轻手取桶洗面,水不宜多
使齿药时,右手点一次,揩左边;左手点一次,揩右边,不得兩手再蘸,恐有牙宣口气过人
漱口吐水时,须低头以手引下,不得直腰吐水溅邻桶
3)刷齿法
采用更专业的工具——牙刷!后面马上讲工具
三、工具
1)牙签
虽不是刷牙的但也是洁牙工具,故先列出
古人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
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
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
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
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
在文字记载上,西晋正式出现牙签之说
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之语
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较少有,属精巧之物
2)杨柳枝
最早的刷牙工具是杨柳枝
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
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
”它使用起来廉价又方便,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配上前面的洁牙材料,颇有效果
3)牙刷
当当当~~~你没看错,是真正的牙刷!我国1000多年前的辽驸马卫国王古墓(公元959年)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头部有两排共8 个植毛孔,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而欧洲至到十八世纪才出现正式的牙刷。
从古书记载来看,中国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
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
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如果大家去百度,可能会见到很多人说“牙刷”最早见于元代郭玉诗中云:“南洲牙刷寄头日,去垢涤烦一金值。
”实际上是错的
牙刷的名字早在南宋就有了,俗称刷牙子:南宋吴自牧描写杭州生活的笔记体专著《梦粱录》第十三卷写道:“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
”南宋人周守忠编写养生书籍《类纂诸家养生至宝》,甚至专门讨论了用牙刷来刷牙的时间要不要安排在早上:“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
”因为早上牙根较松,而马尾较硬
后来元末明初有一本为朝鲜人编订的汉语教材《朴通事》,里面有段标准市井对话:
顾客:卖刷子的将来
这帽刷、鞋刷各一个,刷牙两个,掠头两个,怎么卖?
商贩:这的有什么商量处?将二百铜钱来
哥,我与你这一个刷牙、一个掠头,将去使,休掉了
顾客:不妨事,我靴靿里揣将去
再次可见牙刷在市井小民间也是普通货品
明代冯梦龙辑录的民歌集《童痴二弄》第八卷收有一首南方情歌:“ 吃个镜子来里做眼,编筐着弗得个蓬尘,牙刷子只等你开口,绊头带来里缱筋,眉刷弗住介掠来掠去,刮舌又介掀嘴撩唇。
”不仅提到了牙刷,还很形象地描绘了刷牙时的动作:刮舌、掀嘴、撩唇
堪证明代南方有人刷牙,详细度甚至比一些今人还高——你刷牙时还清理舌苔吗?另外,里面提到“眉刷”,怀疑那时牙刷已经告别了马尾,改用又细又软的眉毛之类来制作了。
不过,没啥考察本事的美国牙医学会的资料声称,世上第一把牙刷由中国明朝皇帝明孝宗于1498年发明,方法是把短硬的猪猔毛**一支骨制手把上。
……算了咱不计较……╮(﹀_﹀")╭
------------------------------------------------
附:一些洁牙药方
一则中药牙粉:
生石膏15克 防风8克 补骨脂12克 薄荷叶8克
花椒(去目)5克 旱莲草8克 白芷5克 细辛5克
本药粉专供刷牙用,不是内服药
药粉的每个成分都是安全的,微量吞入肚中并无大碍,请放心使用!
以上药材晒干后,磨为细粉,然后加入食盐拌合均匀,装瓶备用
食盐的量大约是药粉重量的四分之ㄧ
药粉一定要磨细,颗粒要小到能通过100目的细筛
颗粒如果太粗,会造成珐琅质的过度磨耗
花椒(去目),是指只用花椒的果皮,“去目”是指去掉花椒中的果实(即椒目)
“生石膏”与“熟石膏”的药性不同,要叮咛药房不要用熟石膏取代
用法:用沾湿的牙刷直接放到药粉盒里沾取药粉刷牙
药粉会完全吸附在沾湿的牙刷上,不用担心会残留水份在药粉盒里
牙刷大约沾两次药粉,剂量就足够了
刷牙时如果口水太多,可以吐掉一些药汁,但是吐掉后必须再用牙刷沾取药粉补充,这样才能保持药的浓度
刷牙完毕后不要马上漱口,要让残留的药粉继续含在嘴里1分钟,以保证药粉作用的时间
根据使用者的经验,早晚都用本药粉刷牙,效果会更显著
03、古人用冷水洗澡还是热水热水,相比现代人洗澡的随心所欲,古代的繁文缛节决定了洗澡的种种礼节
在古代,浴室称为湢[bì],浴盆则名杅
“浴用二巾,上缔下绤
出杅,履蒯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屦,进饮
《礼记·玉藻》中的这段文字简洁而生动地描述了古人洗澡的整个过程,准备两条毛巾,细的擦上身,比较粗的则擦拭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后喝点东西以暖胃口。
这个过程显得科学而有序
04、古代人怎么卸妆首先我们要知道她们都化了什么妆,再分析她们是怎么卸的
记得小时候读红楼梦,看到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是这么写的:
“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磁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儿,拈了一根递与平儿
又笑说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
”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象别的粉涩滞
然后看见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
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
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
”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宝玉又将盆内开的一支并蒂秋蕙用竹剪刀铰下来,替他簪在鬓上
总的来看,古人化妆虽然讲究,但并不像我们现代人这样复杂,弄啥睫毛、眼线眼影的,她们主要化的部分就是底妆、唇妆、腮红、眉妆。
除了这种,古代市面上流行的还有米粉,铅粉
铅粉古代人也琢磨出来,这玩意儿是有毒的,铅粉也就被大家嫌弃了,更多的是作为化妆品的防结剂被使用
至于米粉,最近的记载还是慈溪老佛爷的独门秘方最为出名,不仅用上等新米研磨成粉,还要加上颜色稍微变紫了的陈米,深谙紫色遮瑕之道,不愧是中国美妆第一人。
唇妆和腮红更不用说,汉代以后大多是蚕丝片浸在花瓣汁中制成的胭脂
看红楼里那种一盒装的胭脂簪子一挑,加点水儿化开就可以上妆了,可见也都是溶于水的
然鹅,人家古代人可是很精致的,怎么可能清水那么敷衍呢?
古代人们多用淘米水净面,《礼记·内则》记载:
“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清靧”,翻译过来就是说用温热的淘米水洗脸
现代也有不少人用淘米水洗脸,好处不必多说
是的,你没看错,古代也有肥皂哦
红楼中也有一回写到宝玉用香肥皂洗脸,不仅是肥皂,还是香皂哦
不止如此,据记载,唐代孙思邈就已经发明出来澡豆了,他所著的《千金方》中就有提到:
“令人面手白净澡豆:白鲜皮、白僵蚕、白附子、白芷、芍劳、白术、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鸡子白、面,右贰拾味先以猪脂和面暴令干,然后合诸药捣筛为散,又和白豆屑二升。
用洗手面,十日内色白如雪,二十日如凝脂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代人用清水,讲究一点的用肥皂和澡豆就可以卸妆啦!。
没有想到古代人都这么精致,作为一个糙汉,自愧不如啊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